天然黑色石子與染色黑色石子在材質、性能、耐用性及安全性上有本質區(qū)別,以下從 6 個核心維度對比分析,附臨沂本地常見石材案例及鑒別技巧: 159 6391 5858
對比維度 | 天然黑色石子 | 染色黑色石子 |
---|
材質來源 | 玄武巖、花崗巖、輝綠巖等天然石材破碎 / 篩分而成(如臨沂 “沂蒙黑” 花崗巖、平邑玄武巖) | 普通白色 / 淺色石子(如石灰石、石英巖)經工業(yè)染料(酸性染料、有機顏料)浸泡染色 |
顏色形成機制 | 礦物成分自然形成(如玄武巖含磁鐵礦、輝石,呈現(xiàn)原生黑色) | 染料滲透或附著于石材表面 / 孔隙,形成人工黑色涂層 |
顏色穩(wěn)定性 | 永久不褪色(戶外使用 10 年以上顏色無明顯變化) | 1-2 年后開始褪色(陽光直射、雨水沖刷加速掉色,露出底層淺色石材) |
物理性能 | 硬度高(莫氏硬度 6-7 級)、耐磨性強,適合高頻踩踏場景 | 表面涂層易磨損(摩擦后掉色),硬度低(原石材多為 3-4 級石灰石),易破碎露白 |
環(huán)保安全性 | 無有害物質,天然石材放射性符合 A 類標準(室內可用) | 可能殘留重金屬(鉛、鎘)或有害化學劑,用于園藝 / 水族會污染土壤 / 水質 |
適用場景 | 戶外鋪裝、景觀造景、建筑骨料等長期使用場景 | 臨時裝飾、低成本室內小范圍點綴(如盆栽鋪面,需定期更換) |
天然石子:
由地殼運動形成的火成巖(如玄武巖)或變質巖(如輝綠巖)破碎而成,臨沂本地常見的 “沂蒙黑” 花崗巖含 90% 以上黑色礦物顆粒,結構致密,顏色從深灰到純黑自然過渡,偶見天然石紋(非缺陷,反而是天然標識)。
染色石子:
多選用成本低廉的白色石灰石(如山東產 “雪花白” 石子),通過浸泡含黑色素的染液(如直接黑染料)使顏色滲透表層 5-10mm,或噴涂黑色涂料(如丙烯酸樹脂)形成薄膜,手感較光滑(涂層掩蓋石材天然紋理)。
天然石推薦:
避坑要點:
天然黑色石子是 “天生黑”,靠礦物成分呈現(xiàn)永久黑色,耐磨環(huán)保,適合長期使用;
染色黑色石子是 “后天染”,靠染料偽裝黑色,易褪易損,存在安全隱患,僅適合短期低成本場景。
通過材質、顏色、檢測三步法,結合臨沂本地礦山資源,可高效避開染色石陷阱,選擇真正耐用的天然黑色石子。